(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门阀士族制既是一种社会秩序,也是一种政治选拔制度。这种制度前后延续近五百年,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所谓门阀制,就是一切以门第出身为标准。凡官运仕途,婚姻嫁娶,社会交际,人情世故等项,均以出身为重,才干居其次。官宦世家,名门望族,往往享有各种特权,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在门阀制度之下,上层士族和下层百姓基本处于阶层固化的状态。
门阀士族的渊源可以追溯的到先秦时期的士阶层。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妥协之作“九品中正制”也成了士族制度确立的标志,为士族阶级汲取中央政权提供了法理基础,士族阶级正式形成。南朝后期,门阀士族制已成为国家的立法标准,进入章程之中。门阀士族制度在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走向式微。
在唐代中期以后,门阀士族已失去往日的光辉,走向衰亡。特别是经唐末的一系列战争后,在宋代,婚姻不问阀阅,仕宦不尚门第已成风气,至此,门阀士族真正意义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真正为门阀士族画上句号的是宋代的科举改革的完善。宋代科举经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得到完善,使中国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宋代统治者及时发现了唐代科举考试的弊端,在开国初期就把改革科举取士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是废除公荐制度。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甯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 如违,御史台弹奏 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这道诏令对禁止及第进士与知贡举官结为派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种公荐极易导致徇私舞弊,宋太祖取消了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座主与门生关系,严肃了考试纪律,使考生只对皇帝效忠,而不是效忠于门阀世家。
宋太祖的这项科举考试改革措施是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内容上的一次重要的调整,彻底废除了自唐代以来的通榜公荐法,为从制度上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而阻断私人荐私的现象。后来又颁布了废止通榜公荐法的诏令。
此外真宗在位时期还实行别头试,在考试过程中确立回避制度,即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将与知贡举官和科举考试有关的亲属故旧之子弟另立考场,另派考官,以防止与其他考生混同而借助亲朋关系得以取录的弊端。
为了杜绝公荐请托之风,宋太宗时又实行了“锁院”制度,即任命为知贡举官的官员必须立即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将他们直接从殿廷锁于贡院之中,直至科考结束,在大约五十天的锁院期间,不得回家,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
后来,负责考试的监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实行糊名、誊录制度。糊名制始于唐代,但并未普遍推行。到了宋代,成为定制。实行糊名制度,限制了门阀士族子弟徇私舞弊,势家权臣把持考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门才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事实说明,糊名、誊录制度建立以后,不仅主考官很难作弊,而且在程序以外另立标准,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因此,自唐以来盛行的行卷之风就渐渐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