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大面积推广麻竹笋种植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销路的问题。”在清远英德市青塘镇石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时,麻竹笋种植户林巧先说出了广大种植户的心声。他希望人大代表能够帮助协调政府,打通合适的收购渠道,让更多种植户能够更安心地扩大种植,过上好日子。
在座的各级人大代表也纷纷表示,接下来,将多去各种麻竹笋种植农户家坐一坐,帮助种植户协调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麻竹笋种植工作,协同推进绿美广东工作落实。
(资料图片)
今年7月,按照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安排,广东省的全国、省、市、县、乡镇五级人大代表,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在全省各地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集中履职。其中,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该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大走访 深调研 强监督 解难题”主题活动,围绕做强英德麻竹笋等“土特产”品牌,代表们在走访中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促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既要做调研,又要当“说客”
百亩撂荒山地变身麻竹笋林
“这两年种植麻竹笋的收入就有四五十万元了,而且每年都有20%-25%的增长。”看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麻竹笋,青北村下温组麻竹笋种植基地负责人温乃日跟记者分享着对今年收成的期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不少人都想不到,眼前这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长势喜人的麻竹笋林,此前竟是一片被烧毁的撂荒山地。
2022年,石联村黄泥坡山发生山火,烧毁山林497亩。烧毁的山林也造成了撂荒。为带动石联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推动荒山复绿,石联村的人大代表自觉担负起了撂荒山地的治理责任。
人大代表们调研发现,麻竹笋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和蛋白质,除具有食用的营养价值外,药用价值也十分突出。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每亩年收益达到2500-3500元,一个农户家庭可管理50户。此外,麻竹笋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的山丘与丘陵之间的疏松缓坡与台地,而石联村撂荒的山地除了满足这些条件外,还因受山火烧后,土壤中含较多的有机质及矿物质养分,肥力较好,是种植麻竹笋的黄金地段。
石联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镇政府、石联村委采纳,决定将烧毁的撂荒山地及周边地区近700多亩用于种植麻竹笋,作为青塘镇麻竹笋产业化种植的一个先行示范基地。在绿化山林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拉动村民的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但种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起初,部分村民对种植麻竹笋存在疑虑,或者家庭无力种植,人大代表便说服有能力的村民租赁其他村民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然而找到了麻竹笋种植的承包户,部分村民却因为害怕土地出租会变成另类的土地侵占,不愿出租。
这次,人大代表们就又当起了“说客”。石联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卢元兵带头,在寂静的农村夜晚,到村民家中谈说着土地流转的好处。
终于,在2023年4月,人大代表联合其他志愿队伍将这1000多亩麻竹笋种植下去了,静待着给石联村带来经济收益。
面对面提建议,实打实促发展
守住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桥梁作用,青塘镇人大还邀请镇政府农业农村办、林业站负责人,麻竹笋种植户代表到石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政府部门负责人当面解答代表与选民群众提出来的建议和问题,解读惠农政策;麻竹笋种植户分享麻竹笋种植经验,产生的经济效益。
“想问一下您每亩地的投入是多少?麻竹笋种植的经济效益如何?”英德市人大代表陈丽君最关心的,就是种植户们到底能不能靠种麻竹笋赚钱。
种植户林巧先回答说:“目前投入每亩地大概在600到700块钱之间,每亩地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以上,除去成本,大概就是每亩地2000块钱。跟此前种植桉树相比,种麻竹笋第二年就有收益,而且效益也比种植桉树要可观。而桉树种植的周期比较长,要经过6到7年才有收成。”听了种植户亲身感受,陈丽君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当然,联络站的沟通交流并不是简单地“报喜”,在种植中,种植户也有不少难题,需要向相关部门求助。
“我觉得如果大面积推广种植麻竹笋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销路的问题。目前,我们镇种植面积还比较小,也没有专门的人来收购。等到大量出产的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就容易滞销造成亏本。希望能解决好销路问题,让村民看见有收益、能赚钱,也就比较容易大面积推广。”听到一线种植户的心声,在场的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将协调解决好麻竹笋的销售问题,让种植户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英德市青塘镇镇长邓伟志透露:“接下来,我们将统筹协调,在人财物方面出台具体工作措施,大力推进麻竹笋产业发展。比如引进麻竹笋加工企业,解决农户的销售难题。同时,也将加强技术指导,组织麻竹笋种植专家为种植户培训,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种植产量。既守住绿水青山,又收获金山银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