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雪域边关的战友们:
【资料图】
你们好!我是清华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马一铭,通过媒体报道得知你们与其他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为了让身边同学们感受边防官兵昂扬的精神风貌,我向学校武装部提议,通过互寄书信与你们共话青春,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
我的父亲是一名边防军人,我从小生活在位于西藏拉萨的一座军营。在西藏生活的近10年里,我深切体会到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亲眼见证边防军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意志品质。从那时起,我立下“男儿何不带吴钩”的志向。
2018年,我考入清华大学,却从未忘记参军报国的想法。在父亲支持下,我携笔从戎,来到海军某部。看惯高山的我,对大海充满向往,渴望登上军舰,眺望无尽海疆。
下连后,我才发现不是所有“浪花白”都能驰骋大洋。我所在部队离大海很远,对体能训练要求很高。闷热的天气、看不到尽头的水泥路以及脚底水泡带来的刺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的意志。
虽然自认为熟悉军营、做足了准备,但巨大的落差还是让我打起“退堂鼓”。我向父亲抱怨,最初几次他耐心安慰我,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话里朝我吼道:“现在的条件不好吗?有什么可抱怨的?这点苦都受不了,丢我的脸!”
几天后,父亲再次拨通电话,给我讲起他在边防巡逻的故事。那时边防条件很艰苦,巡逻时一个班的战士用一条绳子“串”在一起,大家有时手脚并用才能前行。途中,饿了只能吃冻得比石头还硬的馒头,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即使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没有一个官兵提出调离岗位。
父亲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假如明天战争爆发,我拿什么本领与敌人抗衡?在战友的帮助下,从拖着跑到跟着跑,从徒手跑到全副武装跑,不久后的一次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我以“良好”成绩冲过终点。
再次回想那段军旅岁月,对年轻的我来说,那是一次把自己揉碎、重铸、再揉碎、再重铸的淬炼,锻造出一个全新的“我”,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退役返回校园后,我与身处军营的学弟学妹保持联系,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我还作为学校征兵宣讲员,分享自己从军时的心路历程。在我的鼓励下,有的同学参军入伍,还有的选择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
这次的书信交流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很高,不少人还附赠了书籍。他们很想通过与你们的交流,感知边塞苦寒里青春的重量,寻找你们无悔坚守的答案。期待与你们有更多交流与互动!
马一铭
2023年8月
上图:马一铭服役期间留影。作者供图